Volume 6, Number 1
1 April, 2022

  • 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结构性转变下扮演被动平衡者的日本(1989-2012)
    中日關係中的台灣問題:結構性轉變下扮演被動平衡者的日本(1989-2012)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Japan-China-Taiwan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War Period: Japan as a Reactive Balancer

  • 松田康博(东京大学)
    松田康博(東京大學)
    MATSUDA, Yasuhiro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松田康博现为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1965年生於北海道,1988年毕业於丽泽大学外国语学部中文系,1990年毕业於东京外国语大学区域研究研究所硕士班,1994~96年担任日本外务省驻香港总领事馆专门调查员,1997年修毕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博士班学分,2003年取得庆应义塾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2~2008年之间历任防卫厅(省)防卫研究所助手丶主任研究官,08年起担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2011年升任同研究所教授,2012年担任情报学环教授(仍兼任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专长为亚洲政治外交史丶东亚国际政治研究丶中国与台湾的政治・对外关系・安全保障丶两岸关系丶日本的外交・安全保障政策。他曾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新时代的安全保障与防卫能力恳谈会”委员,也是第7届“中曽根康弘赏优秀赏”得主。

           松田康博現為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1965年生於北海道,1988年畢業於麗澤大學外國語學部中文系,1990年畢業於東京外國語大學區域研究研究所碩士班,1994~96年擔任日本外務省駐香港總領事館專門調查員,1997年修畢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博士班學分,2003年取得慶應義塾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92~2008年之間歷任防衛廳(省)防衛研究所助手、主任研究官,08年起擔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2011年升任同研究所教授,2012年擔任情報學環教授(仍兼任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專長為亞洲政治外交史、東亞國際政治研究、中國與台灣的政治・對外關係・安全保障、兩岸關係、日本的外交・安全保障政策。他曾擔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新時代的安全保障與防衛能力懇談會」委員,也是第7屆「中曽根康弘賞優秀賞」得主。

      Yasuhiro MATSUDA (1965- ) is a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on Asia. He received his Ph.D. in law from Graduate School of Law at Keio University in Tokyo. He spent sixteen years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IDS), Japan Defense Agency (later, Ministry of Defense), as an assistant and a senior research fellow. He moved to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Culture (late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on Asia) of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in 2008. He is specializing in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history of Asia, politics and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PRC and Taiwa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Japan’s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ies. He was a member of the Council on Security and Defense Capability in the New Era, the advisory group of the Prime Minister in 2010. He is the winner of the seventh Yasuhiro Nakasone Award of Excellence in 2011.

    MATSUDA's official profile

    MATSUDA's official website

  • Full Text

    簡体字 / 正體字 / English
  • 摘要:
           本文探讨了1990年代以后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的发展过程。透过本文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第一,1990年代以后,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体现出了一种模式化的发展。从典型的李登辉访日这类的“零和博弈”就可以看出一个模式,就是台湾开始要求自主并寻求外交上的突破,日本一边权衡两岸关系一边做出决定,并在此过程中分别受到两岸的批判和期待,但最终仍是遭到批判的模式。在零和问题上,无论日本如何顾及中国,中国在对日本的批判上并无程度之别。
           第二,模式化的台湾问题与中日台三方的内政、外交和安全保障的关联是紧密且有机的,形成了一种政治化的机制。日本的“去五五年体制”化、台湾的民主化与本土化、中国的崛起、日美同盟的强化趋势、中美关系恶化及改善的循环,两岸关系的去内战化、中日政治关系的恶化、台日关系的紧密化等,全部都成为了互相影响的变数。
            第三,日本对台政策的变化过程中,虽然不存在战略性的调整,但也可以看出一定的倾向。即便在两岸利害关系呈零和关系的领域中,日本也制定了一些违背中国意志而偏向台湾的政策。这些是日本的安全保障及日美同盟相关的领域、有关日本主权的领域、有关经济和社会的非政治领域、与人道问题相关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上,由于重视“日本无法让步的国家利益”及“日本的自主判断”,因此作出了“结果偏向台湾”的判断。应该说日本对台政策上的变化,基本上是针对状况所做出的反应性的、被动性处理的积累,而这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倾向。
            第四,与台日关系的实际情况相比,关乎台湾问题的中日关系上,源于各主体间认知隔阂的心理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对日本关切台湾问题抱持强烈疑虑,中国展开了令日本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强烈的对台牵制及对日批判,其结果反而激发了日本对台湾的同情心,降低了对中国的顾虑。由于极度担忧中国对台行使武力,日本加强了对日美同盟的依赖,并开始高度关注与台湾的第二轨道对话,结果招致了中国更强的疑虑。
           美国的中国研究专家艾伦・怀廷(Allen S. Whiting)从在中国所做的采访中获得的结论是,对中国人的日本观造成巨大影响的第三者便是美国及台湾。这个观点至今仍未过时。1971年中美接近之际,周恩来总理与访中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会谈时,对“日本军队进驻台湾”的可能性表示了强烈担忧,这也如实反映出惠庭的结论。当时的会话内容至少完全忽视了战后日本的对外关系史,是一般日本人所无法理解的。但是,在国际关系上,不论实际情况如何,有时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被认知。事实上,由于台日没有外交关系,很多往来在表面下进行,因而一些加深中国疑虑的材料便是透过媒体散播的“未被验证的资讯”。不过,对中国而言,日本是主动还是被动接近台湾并非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日本的国力与作为区域大国的地位和实力,以及日本在两岸关系中成为“牵制”及“拢络”的对象这一事实。国际关系的平衡者是透过自己主动与他国结为同盟关系从而维持平衡的主体。从日本在两岸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来看,应该说日本是“被动的平衡者”。只要这种权力结构与行为者之间的认知隔阂不变,未来也无法排除台湾问题在中日之间政治化的可能性。

    摘要:
           本文探討了1990年代以後中日關係中的台灣問題的發展過程。透過本文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四點結論。
           第一,1990年代以後,中日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呈現出了一種模式化的發展。從典型的李登輝訪日這類的「零和遊戲」就可以看出一個模式,就是台灣開始要求自主並尋求外交上的突破,日本一邊權衡兩岸關係一邊做出決定,並在此過程中分別受到兩岸的批判和期待,但最終仍是遭到批判的模式。在零和問題上,無論日本如何顧及中國,中國在對日本的批判上並無程度之別。
           第二,模式化的台灣問題與中日台三方的內政、外交和安全保障的關聯是緊密且有機的,形成了一種政治化的機制。日本的「去五五年體制」化、台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中國的崛起、日美同盟的强化趨勢、中美關係惡化及改善的循環,兩岸關係的去內戰化、中日政治關係的惡化、台日關係的緊密化等,全部都成爲了互相影響的變數。
            第三,日本對台政策的變化過程中,雖然不存在戰略性的調整,但也可以看出一定的傾向。即便在兩岸利害關係呈零和關係的領域中,日本也制定了一些違背中國意志而偏向台灣的政策。這些是日本的安全保障及日美同盟相關的領域、有關日本主權的領域、有關經濟和社會的非政治領域、與人道問題相關的領域。在這些領域上,由於重視「日本無法讓步的國家利益」及「日本的自主判斷」,因此作出了「結果偏向台灣」的判斷。應該說日本對台政策上的變化,基本上是針對狀况所做出的反應性的、被動性處理的積累,而這當中存在著一定的傾向。
           第四,與台日關係的實際情况相比,關乎台灣問題的中日關係上,源於各主體間認知隔閡的心理因素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於對日本關切台灣問題抱持强烈疑慮,中國展開了令日本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強烈的對台牽制及對日批判,其結果反而激發了日本對台灣的同情心,降低了對中國的顧慮。由於極度擔憂中國對台行使武力,日本加强了對日美同盟的依賴,並開始高度關注與台灣的第二軌道對話,結果招致了中國更强的疑慮。
            美國的中國研究專家艾倫・惠庭(Allen S. Whiting)從在中國所做的採訪中獲得的結論是,對中國人的日本觀造成巨大影響的第三者便是美國及台灣。這個觀點至今仍未過時。1971年中美接近之際,周恩來總理與訪中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會談時,對「日本軍隊進駐台灣」的可能性表示了强烈擔憂,這也如實反映出惠庭的結論。當時的會話內容至少完全忽視了戰後日本的對外關係史,是一般日本人所無法理解的。但是,在國際關係上,不論實際情况如何,有時更重要的是在於如何被認知。事實上,由於台日沒有外交關係,很多往來在表面下進行,因而一些加深中國疑慮的材料便是透過媒體散播的「未被驗證的資訊」。不過,對中國而言,日本是主動還是被動接近台灣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日本的國力與作爲區域大國的地位和實力,以及日本在兩岸關係中成為「牽制」及「攏絡」的對象這一事實。國際關係的平衡者是透過自己主動與他國結為同盟關係從而維持平衡的主體。從日本在兩岸關係中發揮的作用來看,應該說日本是「被動的平衡者」。只要這種權力結構與行為者之間的認知隔閡不變,未來也無法排除台灣問題在中日之間政治化的可能性。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post-1990s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orsened owing to the Taiwan issue. Additionally, it aimed to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rilateral rela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perception gaps between the actors involved in this development. This study found the following.
      First, after the 1990s, the Taiwan issue in the China–Japan relations displayed a fixed pattern. As seen in the zero-sum game, such as Lee Teng-hui’s visit attempts to Japan in the 1990s, Taiwan sought a diplomatic breakthrough by asserting its own position, and Japan made decisions trying to be considerate of both PRC and Taiwan. However, Japan was criticized by both—regarding the decision as the results. China’s criticism of Japan regarding the zero-sum issues was indifferent to the level of consideration Japan attaches with China.
      Second, the predictability with which the Taiwan issue developed a politicized mechanism closely and organically tied to the domestic politics, diplomacy, and security of China, Japan, and Taiwan. Factors, such as the breakdown of the 1955 system in Japan, democratization, and Taiwanization of Taiwan, rise of China, strengthening of the Japan–US alliance, cycle of worsening and improving the US–China relations, externalization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degradation of cross-Strait political relationship, and approximation of Japan–Taiwan relations—eventually influenced one other.
      Third, while the change in Japan’s policy toward Taiwan was not strategic, it exhibited a trend. Japan has made some pro-Taiwanese policy decisions, even though these decisions involved zero-some issues between the PRC and Taiwan and did not conform to China’s will. These decis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Japanese national security and/or the Japan–US alliance, Japanese sovereignty, non-political but economic or social issues, and humanitarian issues. Japan may make pro-Taiwanese decisions because it prioritizes nonnegotiable Japanese national interests or sovereign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The change in Japan’s policy toward Taiwan is an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and passive responses to the situation.
      Fourth, in contrast to the reality of Japan–Taiwan relations, the China–Japan relations on the Taiwan issue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the perception gap between the actors. Because China was strongly doubtful about Japan’s engagement with Taiwan, it acutely criticized Japan and sought to deter Taiwan in ways often viewed as idiosyncratic by the Japanese. Consequently, Japanese sympathy toward Taiwan grows stronger as Japanese views favorable to China diminish.